• 課程創造
  • 對慕課認識的六個誤區
  • 日期 : 2014-06-10     點擊量 : 3560

           慕課(MOOC)自2012年以來以驚人的速度發展,得到全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。偶國也已創立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,誕生了包括學堂在線在內的壹批中文MOOC平臺,北大、清華、復旦、上海交大等高校加盟edX或Coursera等國際MOOC平臺並開設了若幹門課程。聯系MOOC,高呼教育革命者不少,質疑的聲音也不小。筆者在這裏結合在edX和學堂在線兩個平臺開設電路原理MOOC的實踐,談談當前對MOOC認識的6個誤區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誤區壹:MOOC無非就是“洋電大”,對它的態度應該是“她強任她強,清風拂山崗”,只要老師偶抓住作業和考試這兩個學生的命根子,不愁學生不跟著偶走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MOOC飛速發展,有其偶然性,但更多的是必然性。首先,大量學生對“價格便宜量又足”的高等教育有渴求;其次,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,大數據能夠提供更豐富的信息;第三,世界頂級學校在教育和專業人士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。MOOC是這三者相結合的必然結果。從自己角度來說,作為電路原理課程的老師,如果偶不能在某些方面講得比麻省理工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老師要出彩,偶怎麼能留得住學生的心?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,MOOC的發展,把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競爭迅速白熱化了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在edX平臺上最火爆的課程哈佛大學開設的ChinaX。如果偶們不能充分利用國際化的平臺,“有理、有利、有節”地說出自己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的觀點,毫無疑問,偶們將在世界最頂尖專業人士的競爭中失去話語權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誤區二:MOOC的發展將類似於大魚吃小魚,小魚吃蝦米,世界高等教育將面臨洗牌,將有大量大學消失,教師失業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的確,競爭白熱化了。MOOC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壹般性知識傳授的問題。但它不可能替代專業人士培養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的大學功能。即使是在專業人士培養方面,壹般性知識傳授也僅僅是專業人士培養的壹個環節。再進壹步說,即使是在課堂教學方面,有了MOOC,有可能使得高校將課堂教學形式從當前的老師講、學生聽,重新回歸充分的生師互動,這無疑是提高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。當然,那些沒有研究資金、沒有產業依托、沒有充分實踐環節的純理論教學性大學,可能要擔心這個問題,因為MOOC剛優是革了她們的命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誤區三:MOOC的制作不外乎就是老師該怎麼上課就怎麼上課,錄制優授課視頻後,經過精心的後期剪輯、深加工即可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這種制作方式是所謂的“課程搬家”。也就是說,網上的學生作為第三方,在觀看教師給其學生授課的過程。其實,網絡環境的討論和教室環境的討論是完全不壹樣的。統計結果表明,大多數人對新內容的持續關註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。在教室環境中,學生不可能隨意走動,她們最多做到頭腦溜號。但是在網絡環境中,誘惑太多了。學生不可能在較長時間內緊跟教師的授課思路。因此,MOOC的視頻和知識點必須要進行拆分,同時要想盡辦法,讓每個討論者感受到老師在給她上課,從而增強學生的代入感。這裏面有很多技巧:老師每周應該有幾次視頻出鏡,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存在;幾分鐘視頻後立刻來壹個與之相關的小題目,類似於課堂上的老師提問;每周內容定期播放,類似於學生每周上課;每周作業有提交截止日,過期後不能獲得成績,類似於課程中交作業;在討論區和同學、老師相互交流,類似於實體課堂中學生們之間的討論和老師的答疑;完成課程、參加考試通過後,能夠獲得憑證,類似於討論課程拿到學分……

     

        誤區四:MOOC其實就是飽含新技術的網絡教學,是“天上”的事,和普通課堂教學關系不大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是的,您可以始終把MOOC供在天上,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琢磨MOOC的“落地之道”,也就是如何讓MOOC對普通課堂產生更多正面的影響。例如壹些地方大學就將清華大學的MOOC課程引進到普通課堂裏,學生在網上討論清華老師的課,但參加本校的考試,獲得本校的學分,有的學校還認可學生在網上取得的清華MOOC學分。 

        誤區五:MOOC只適合有展示度的或者導論性的課程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事實上,在edX、Coursera、Udacity這三大平臺上最受歡迎的課程分別是電路與電子學、人工智能、機器討論。這些課程的展示度遠沒有歷史、園林、音樂、建築等課程強,而且壹般來說,這些課程在大學內開設的時間分別是大二、大四甚至研究生。因此判定MOOC天生是“水”課是沒有道理的。MOOC的高明之處,就是把很多“硬”課上得生動活潑、引人入勝。根據偶們的耕耘,量大面廣的內容,或者科技前沿的內容,都很適合以MOOC的形式進行傳播。 

        誤區六:有了MOOC,知識的討論就變得快樂而輕松了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的確,MOOC都是名校名師講授,制作精良,賞心悅目。有些內容甚至可以當作紀錄片或者電影來看待。MOOC這種形式的確能夠適度降低討論難度。但是別忘記,對學生討論的最大制約,不是難度,是拖延癥。在實體課堂中,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抑制拖延癥。雖然優秀的MOOC也采取了種種類似於實體課堂的凝聚措施,但是畢竟學生的討論還是單人在網上完成的,再加上網絡化的討論往往發生在業余時間,在開始的興奮過去後、遇到困難時、其她工作和討論繁忙時,拖延癥就會發作。這是MOOC課程完成率和通過率不高的重要原因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(作者:於歆傑 系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,電路原理課程負責人,2013年在edX和學堂在線上線電路原理[1]MOOC,共有來自超過150個國家的18000多名學生選修,2014年又上線電路原理[2]MOOC,共有5000多名學生選修)